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成县:科技助力产业绿色崛起

来源:欧宝直播    发布时间:2025-09-07 01:25:47

产品详情

  成县成州锌冶炼厂5G数字化车间。本文图片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陈争强摄

  成州锌冶炼厂的5G车间里,机械臂如灵动的舞者般精准挥动,银白色的锌锭在传送带上折射光芒;祁连山水泥的矿山上,无人驾驶的运输车沿着路线穿梭,曾经的岩层已被层层绿意覆盖;店村镇的蔬菜大棚内,水肥一体化的滴灌系统正悄然运作,嫩绿的菜苗在湿润的空气中舒展身姿……

  近年来,成县以“科技+绿色”双轮驱动,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动能培育中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截至目前,全县9家规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5366.8万元,新产品营销售卖收入2.7亿元,规上工业公司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4.86%,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0.48%,科学技术创新持续加力,绿色发展成效活力迸发,新质生产力持续为县域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走进成州锌冶炼厂,5G+数字化车间的机械臂精准操作,分布式控制系统实时监控着每一道生产环节。这座陇南市首家数字化车间,通过14项关键技术革新,将锌锭纯度提升至99.997%,生产效率提高15%,年节省本金超千万元,同时车间的能耗和废弃物排放明显降低,实现了绿色生产,成为了成县传统工业绿色转型的典范。

  “我们引入工业机器人等先进生产设备,对熔铸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控制提升改造及5G通信技术深度工业应用,实现生产效率大幅度的提高、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经营成本大大降低,明显地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厂长金忠说。

  与成州锌冶炼厂相邻的成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同样尝到了绿色转型与数字化转型的甜头。

  作为西北首家“国家绿色工厂”与“国家级绿色矿山”双认证企业,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水泥+骨料+商砼”全产业链绿色生产线,将工业废料转化为资源,矿山复绿率达100%,余热发电年利润超3亿元。2024年投用的智能化生产管理中心,通过AI能效优化、质量全周期追溯等技术,使熟料合格率提升至99.5%,检验测试周期缩短50%。

  “绿色是底色,智能是引擎,两者融合有力推动了企业的发展速度。”成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彦文说。

  在甘肃冀成鸿运玻璃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生产线上的工人们正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与传统玻璃制造工厂不同,此公司的自动化切割机取代了人工,精准地完成每一次切割;智能检测系统自动扫描每一块玻璃,确保其质量无瑕。

  “我们项目的建成投产,填补了成县乃至陇东南地区高端玻璃深加工产业链的空白,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甘肃冀成鸿运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焦运现说。

  通过外引内育方式,成县打造具有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链主”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形成了链主企业“头雁领航”、国有企业“名雁示范”、专精特新企业“强雁振翅”、中小微企业“群雁齐飞”的矩阵效应,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升级。

  甘肃陇小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立足于成县核桃的优质资源,全力构建集“原料—初加工—深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年消化核桃仁1000吨,年产值达1.7亿元,让核桃果成为全县人民的“致富果”。

  “我们建立起从林间采购、存储到成品加工、销售的完整流程,赋予核桃产业更大的增长动能。”陇小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武强说,公司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构建起核桃油、核桃粉、核桃油凝胶糖果以及初级农产品4条生产线,以创新产品推动了核桃产业升级。

  在不断创新产品的同时,该公司还通过创新“农户+种植合作社+生产公司+销售公司”的模式,成功实现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全产业链的精细管理,确保核桃产品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从始至终维持高品质标准。

  今年,成县积极地推进“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国有企业转型增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升规入统”梯度培育,全面激活企业活力。同时,深入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等专项行动,不断的提高中小企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新建成的甘肃红川酒业1.2万吨酿酒车间,新引进的智能机器人上甑技术,通过科学配比,在白酒酿造过程中实现拌粮、物料运输、加糠壳等步骤的全方位自动化。物料内层蒸汽实时监测技术、仿人工簸箕上甑工艺手法等多种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升了酿造效率和酒品质量,降低了人工成本。

  “传统的酿酒过程中,上甑、摘酒等关键环节主要依赖人工经验,有可能会出现品质波动,而自动化设备可通过精准控温、定量操作,有效提升生产效率。”甘肃红川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博说。

  智能机器人在生产车间的应用,不仅大幅度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极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让公司实现了提质增效。

  为了进一步帮企业减负增效,成县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对1542个政务事项做全面梳理,通过“合并、减环、压时、降材”等一系列措施,大幅度的提高审批效能。今年以来,共办理政务服务事项3.23万件,按期办结率99.92%。

  从智能车间到数字矿山,从生态农场到云端政务,科学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的双向奔赴,既能激活传统产业的“第二春”,更能培育新兴动能的“新蓝海”。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逐“绿”向“新”的脚步,正越走越坚定。(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小龙 通讯员 刘建军)

©2022 欧宝直播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43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