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春新区,智能化和数字化正悄然改变着传统制造业的面貌。随着AGV(自动引导车)机器人在车间内来回穿梭,物料能够精准配送到产线的指定位置;工业机器人则以其精准的加工能力和灵活的机械臂动作,实现了作业的智能化和生产现场的可视化。这一切,都是长春新区企业积极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生动体现,推动着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塑造出新的竞争优势。
近日,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5年度吉林省数字化车间(生产线)、智能工厂和未来工厂的名单,长春新区的多家企业脱颖而出。其中,长春一东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东汽车零部件驾驶室液压举升系统数字化车间、长春亚大汽车零件制造有限公司的长春亚大管路产品数字化车间等3家企业成功被认定为吉林省数字化车间;而长春英利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英利工业冲焊汽车零部件智能化工厂、长春富维东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富维东阳汽车外饰件智能工厂也被认定为吉林省智能工厂。
根据《吉林省加快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方案》,到2027年,吉林省计划重点支持制造业“智改数转”示范项目1000个,培育150家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并建成2家“灯塔工厂”、120个省级以上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工厂,以及3家国内领先的工业网络站点平台。这一系列措施,旨在提升工业公司的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预计将分别超过90%和75%。
为进一步推动这一进程,省财政厅和省工信厅还出台了新版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奖补细则,数字化车间(生产线)、智能工厂和未来工厂的补助最高可达300万元、1000万元和2000万元,极大地激励了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投入与发展。
长春新区将继续加快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重点推进富晟李尔、捷翼汽车等52户企业的“智改数转”,促进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和管理创新。通过这一些措施,长春新区将力争培育和认定一批数字化车间(生产线)、智能工厂和未来工厂,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和制造业发展新动能。
随着智能化制造的不断深入,长春新区不仅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实,也为整个吉林省乃至全国的制造业发展树立了标杆。未来,长春新区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将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能耗和更优的品质,推动着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迎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新时代。
在这一进程中,企业不仅需要技术的引领,更需要观念的转变。未来的制造业将不再仅仅依赖传统的生产方式,而是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的手段,实现更高效的资源配置和更灵活的生产模式。长春新区的成功经验,必将为别的地方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转型提供借鉴和启示。
总之,长春新区的数字化车间与智能工厂的蓬勃发展,标志着吉林省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不断突破与创新。随着政策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未来的制造业将更加智能化、绿色化,推动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